“红甘蔗,节节甜,看到看到就过年。”2月22日,79岁高龄的内江市退休教师甘光地用毛笔写下了这句民谣。他说:“民谣深入社会基层,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连,我就是一个听着民谣长大的人,从民谣中汲取了很多营养。”
民谣是一种广泛流行于民间的特殊的语言形式,或赞美良善,或针砭时弊,既是社情民意的真实写照,又是时代变迁的生动缩影。内江有哪些生动有趣的民谣?传递了哪些价值观?翻开一本《中国诗词集成内江卷》,甘光地为记者娓娓道来。
记忆
民谣往往与美食和游戏有关
2018年,由张子枫、彭昱畅主演的电影《快把我哥带走》中,有一句经典台词:“大白天亮,催猪起床。我来看猪,猪在床上。”
这句民谣也是甘光地对民谣最初的记忆,那时他才四五岁,不用上学在家睡懒觉。要去学堂的哥哥经过他的房间,就会唱这首民谣,“用一种诙谐的方式嘲讽我赖床。”
孩童时代对民谣的记忆往往伴随着美食和游戏。甘光地回忆说,有小贩背着背篼或挑着箩筐走街串巷,一边走一边敲打铁片,传出清脆悦耳的“叮叮当”声音,大老远一听,便知道是卖麻糖的来了。所以有一句民谣流传:“叮叮当,敲(音kāo)麻糖,敲得娃儿心头慌。”
还有幼儿园里常常听到的民谣,既与食物有关,又有教育意义。如:“排排坐,吃果果,幼儿园里朋友多。你一个,我一个,大的分给你,小的留给我,妹妹睡了留一个。”
作用
培养人们爱国爱家乡的情怀
甘光地说,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全国有一次民间文学采集活动,内江各县区文管所派人深入乡镇村落收集民谣,为内江民谣的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基础。
2015年,内江市诗词楹联协会编写了《中国诗词集成内江卷》,作为学会副会长和内江民间文学爱好者,甘光地特意提出将内江民谣作为“附辑”印在书本末尾。
书里收录了四类不同题材的民谣,例如反映人文地理的“七孔照沙洲,沱江日夜流。高官由你做,一去不回头”,体现风土人情的“人称内江是甜城,满山遍野甘蔗林。只因农民有干劲,内江糖厂搞不赢”等。
甘光地总结说,这些民谣有利于当代人建立文化自信,培养人们爱国、爱家乡的情怀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、世界观和人生观。
传承
希望学生将民谣传唱下去
如今,民谣已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衰退,即使童谣也不再流行。甘光地分析说,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孩子缺乏唱童谣的载体和时间,以前踢毽子或者跳绳时就会唱,如今孩子们都忙于功课学习。
尽管如此,甘光地还是希望能通过收集、改编、创作、展示等方式,让民谣流传下去。他希望学校借鉴“经典咏流传”节目形式,将一些体现正能量的民谣通过歌舞等艺术形式传唱下去。
最近,内江市诗词楹联协会正着手通过网络渠道收集、发布民谣。本地一些艺术家也在创作新的民谣,还有的书画家以民谣为主题进行书画创作。(华西都市报-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)
2022-09-29 来源:中国新闻在线 浏览:64 次
2022-09-29 来源:界面新闻 浏览:170 次
2022-09-29 来源:北京日报 浏览:101 次
2022-09-29 来源:中国网旅游 浏览:69 次
2022-09-29 来源:中国网旅游 浏览:152 次
2022-09-29 来源: 经济日报 浏览:70 次
2022-09-29 来源:科技日报 浏览:132 次
2022-09-29 来源: 北京商报 浏览:125 次
2022-09-29 来源: 证券日报 浏览:179 次
2022-09-29 来源: 证券日报 浏览:50 次
2022-09-29 来源: 证券日报 浏览:145 次
2022-09-29 来源: 证券日报 浏览:147 次
2022-09-29 来源: 中国纪检监察报 浏览:166 次
2022-09-29 来源: 证券日报 浏览:152 次
2022-09-29 来源:证券日报 浏览:130 次
2022-09-29 来源:光明日报 浏览:58 次
2022-09-29 来源:经济参考报 浏览:101 次
2022-09-29 来源:中国新闻在线 浏览:120 次
2022-09-26 来源: 北京商报 浏览:80 次
2022-09-26 来源: 证券日报 浏览:122 次
2022-09-26 来源:中国网旅游 浏览:148 次
2022-09-26 来源:河北日报 浏览:137 次
2022-09-26 来源:澎湃新闻 浏览:96 次
2022-09-26 来源:中国网旅游 浏览:106 次
2022-09-26 来源:中国网旅游 浏览:91 次
2022-09-26 来源:中国网 浏览:171 次
2022-09-26 来源:中国网 浏览:161 次
2022-09-26 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 浏览:50 次
2022-09-26 来源:中国网 浏览:196 次
2022-09-26 来源:光明日报 浏览:104 次
2022-09-26 来源:光明日报 浏览:161 次
2022-09-26 来源:中国青年网 浏览:171 次
2022-09-26 来源:新华网 浏览:70 次
2022-09-26 来源:成都商报 浏览:192 次
2022-09-26 来源:中国教育报 浏览:199 次
2022-09-26 来源:经济日报 浏览:116 次
2022-09-26 来源:经济参考报 浏览:129 次
2022-09-26 来源:中国电子报 浏览:120 次
2022-09-19 来源:人民日报 浏览:146 次
2022-09-19 来源:中国青年报 浏览:134 次
2022-09-19 来源:中国网 浏览:179 次
2022-09-19 来源:新民晚报 浏览:141 次
2022-09-19 来源:工人日报 浏览:92 次
2022-09-19 来源:法治日报 浏览:78 次
2022-09-19 来源:中国网旅游 浏览:141 次
2022-09-19 来源:中国网旅游 浏览:53 次
2022-09-19 来源:中国侨网 浏览:175 次
2022-09-19 来源:中国网 浏览:112 次
2022-09-19 来源:中国网 浏览:200 次
2022-09-19 来源:中国网 浏览:55 次
2022-09-19 来源:中国青年报 浏览:175 次
2022-09-19 来源:经济日报 浏览:79 次
2022-09-19 来源:人民日报 浏览:131 次
2022-09-19 来源:科技日报 浏览:197 次
2022-09-19 来源:科技日报 浏览:191 次